特朗普又一次出手了。他本来给普京设了一个“50天停火”的最后期限,结果现在突然缩短成了“10到12天”。这一步,让外界原本期待的中美俄三方,可能在中国9月阅兵活动上谈一谈的希望,几乎破灭。
这事的背景其实不复杂。今年9月,中国将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,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阅兵。原本外界猜测,普京和特朗普可能会借这个机会当面谈谈乌克兰问题,搞不好还能促成一场历史性的停火协议。但现在看来,特朗普并不想等到那时候。
他说得很直接:“我已经对普京非常失望了。”然后话锋一转,“没有理由再等了。”于是,原本对俄罗斯“宽限”50天,现在一下子只剩下10天左右。这说明了两个问题,第一,特朗普是真的等不下去了。第二,他对俄罗斯的策略变了。
我们回头看看特朗普说的“次级制裁”,其实核心就是“围堵俄罗斯的钱袋子”。俄罗斯现在的战争开销很大,靠什么维持?当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。而中国、印度、土耳其这些国家,是目前俄罗斯能源出口最主要的买家。
特朗普清楚,如果这些国家都不买俄油了,或者买得少了,俄罗斯财政肯定吃紧,到时候战争也就打不动了。所以他这一招,不是打击俄军,而是冲着中国来的。巧的是,就在特朗普放话的同一天,中美在瑞典举行了新一轮贸易谈判。这就更让外界怀疑,特朗普是不是在借乌克兰问题,来给中方施加压力,逼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。
但中国的回应也很明确:不接受任何非法的单边制裁,不吃威胁那一套。意思就是,不管你怎么喊“10天”、“12天”,中国该买俄罗斯石油还会继续买。中俄的能源合作是双方的正当利益,美国管不着。
而且我们别忘了,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时,对中国发动的那场关税战,最后结果是什么?美国经济没便宜占到,反而是美国消费者在承担代价。现在再走老路,只会撞得更惨。
而对于特朗普的威胁,俄方也不是吃素的。普京虽然没亲自回应,但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经发话了。他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警告特朗普:“别再玩最后通牒的把戏。”他说得很直白,这种做法不是在阻止战争,而是在逼美国自己卷进去。
梅德韦杰夫表示,俄罗斯不是伊朗,也不是以色列。意思就是,美国对待其他国家那一套,在俄罗斯这边不好使。梅德韦杰夫还专门提了一句:“别再走拜登的老路。”
这句话信息量很大。拜登政府靠着一轮又一轮制裁、军事援助,把这场本可以控制的地区冲突,拖成了一场持续三年的持久战。而特朗普一直批拜登“拱火”,现在自己却又像极了当年的拜登。
俄罗斯的另一个高层,外长拉夫罗夫也说得很清楚:“我们没有盟友,现在只能靠自己。”意思是,既然西方国家铁了心要围堵俄罗斯,那我们也不会退让。打到底就是了。这背后其实藏着俄罗斯的一个信心。虽然被制裁无数次,俄经济并没有崩溃,反而在某些领域变得更自给自足。特别是军事工业,不仅没被打垮,反而继续向前推进。这让他们相信,西方的压力未必能让俄罗斯低头。
那么中国会怎么做?中国的立场其实一直很稳定。不偏袒任何一方,但也不接受强加的规则。中俄的合作,特别是能源合作,是公开透明的。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干预的。而且,这种时候强行站队,对中国没有好处。一边是跟俄合作的利益,一边是跟美谈判的空间,中国当然要根据自身利益作出最优选择,而不是按特朗普的节奏走。
特朗普若真以为“打压俄罗斯等于孤立中国”,那显然是误判。中方多次强调,合作不是政治筹码,更不是美国的谈判工具。你能威胁一次,难道能天天威胁?你敢对中国实施次级制裁,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。
再退一步说,就算中国退了一步,印度和土耳其这些国家也不会跟着退。它们都在买俄罗斯石油,美国又能怎么罚?真要全罚了,可能朋友也没了。
总之,特朗普缩短最后通牒,想用压力换来谈判桌上的主动权,但他可能低估了普京的倔强,也误判了中国的底线。现在看来,普京并不急着谈,乌克兰还在死撑,而中国也不会因为美方的恐吓而动摇中俄之间的合作。
从这个角度看,9月中国阅兵时,普京和特朗普是否会面,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三方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新的裂痕。下一步,如果特朗普继续走“极限施压”的老路,不仅俄中不会让步,反而可能逼出一个更紧密的中俄合作局面。
来源:《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始举行》 新华社
《“不太想和普京谈了”,特朗普要缩短对俄最后通牒50天期限》 澎湃新闻
倍顺网配资-网上配资查询-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-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